《更好的人》影评
《更好的人》由《大娱乐家》导演迈克尔格雷西执导,斥资1.1亿美元重现近二十年英国流行巨星罗比威廉姆斯的人生传奇。电影一路从其年少时心怀雄心壮志,到成为偶像男子天团“接招合唱团”(Take That) 成员,再到个人单飞后的音乐事业起伏,描绘一位音乐天才如何在星海浮沉中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整部《更好的人》不仅展现了罗比威廉姆斯在音乐上的辉煌成就,也深刻揭露了名利背后的孤独、毒瘾、酒瘾,以及他与心魔的抗争。在多首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衬托下,让观众重新审视这位传奇人物的内心世界。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更好的人》大胆地将主角罗比威廉姆斯以一只 CG 生成的猴子形象呈现,透过这个极具象征意义的设定,揭示了成名的代价与自我救赎的过程。《更好的人》为何将主角设定成猴子?与一般的人物传记片不同,迈克尔格雷西《更好的人》的呈现手法极为特别,并未选择用当前的明星来饰演罗比威廉姆斯,而是将他转化为一只猴子,以这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形象作为主角,来呈现罗比威廉姆斯的心路历程。这样的手法不仅突破了传记片的常规,也让观众更能理解这位巨星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所经历的挣扎与痛苦。此一设定也成为《更好的人》最具争议与创意的亮点,然而这想法的灵感却来自导演与罗比威廉姆斯多次的访谈内容。在这些访谈中,他形容自己就像一只被迫不停表演的猴子,无法停止的演出与沉重的名利压力,成为电影最具象征意义的主题。这些访谈录音内容不仅成为本片剧本的灵感来源,更成为电影中的旁白素材,透过罗比威廉姆斯的声音叙述自身过往,使得观众能以最贴近的方式感受到他的喜悦、挣扎与反思。这样的叙事手法,让本片在虚构与真实之间取得了微妙平衡。
重现与圣女合唱团妮可艾普顿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更好的人》讲述了罗比威廉姆斯的崛起过程,从年轻时心怀雄心壮志,到成为偶像男子团体“接招乐团”的成员,经历迅速成名及退团风波,直至最终开创辉煌的个人事业。电影深入探讨了他在光鲜外表下所经历的困境,包括药物成瘾、酗酒以及名利对个人心理的重大影响。此外,《更好的人》最大亮点无非是与圣女合唱团 (All Saints) 妮可艾普顿之间的情感线,无论在真实性还是情感表达上,都显得格外真挚。尤其两人在邮轮派对上那场邂逅之歌舞片段,搭配罗比威廉姆斯经典抒歌〈She’s the One〉,并穿插两人邂逅、相识到相知相惜的过程,深刻展现现实生活中两人分分合合、刻骨铭心的恋情,可说是本片最为浪漫痛心的一段演出。作为一部音乐人物传记片,《更好的人》少不了音乐的加持。片中重现多首罗比威廉姆斯的经典歌曲,不仅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也成为故事推进的重要元素。此外,电影中几场歌舞表演的效果也令人震撼,特别是接招合唱团在街头的群舞戏,多人共舞的排场不禁让人起鸡皮疙瘩,十分华丽与惊人的演出。耳目一新的传记电影!够真实!够大胆!《更好的人》不仅止于单纯重现罗比威廉姆斯的传奇经历,更以一个突破传记电影常规的视角,呈现了一位复杂人物的多重面貌。猴子的象征手法将罗比威廉姆斯的心理状态以最鲜明的方式呈现,带领观众进入一个由名利与孤独交织而成的超现实世界,无论是从意义或是情感表达上,都恰如其分地揭示了巨星光鲜成就背后的挣扎与痛苦。透过猴子的角度,体会罗比威廉姆斯内心所经历的矛盾与痛苦——“名气就像毒品般令人上瘾,但也带来了疏离与压力。”接招合唱团时期的孤立感,以及 90 年代流行音乐圈的疯狂,都让他在明星光环下逐渐迷失自我。这种以猴子“非人化”的表现方式,反而强化了他的“人性”和重拾自我的过程。猴子最终蜕变为“人”的转折,完美诠释了片名《更好的人》的寓意。总结来说,《更好的人》是一部充满创意和情感张力的传记电影,透过独特的视觉表现和深入的心理刻画,带领观众走进罗比威廉姆斯的心灵深处,不仅仅是一般对一位巨星的生平回顾,更是一部探索人性、名利与自我救赎的作品。如果说传记电影的成功在于它能够真实还原人物的内心世界,那么《更好的人》无疑做到了,它不仅让人看见罗比威廉姆斯,更让人感受到了那份隐藏在光环背后的脆弱与挣扎。
本文链接:http:/www.21exec.com/app/27.html 由欧陆平台整理,转载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