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样式

《爸爸》短评

  明显,《爸爸》的导演兼编剧翁子光要让观众成为冷静的旁观者,细心观察2010年“荃湾享和街弑母杀妹案”的来龙去脉,由创作人用插叙的方式让我们了解片中阮永年(刘青云饰)从拥有至失去的过程,借此“进入”他的内心,并感同身受地体会他失去家人后的心路历程。很奇怪,他到监狱探望已杀死母亲及妹妹的儿子时,不曾大骂儿子,亦不会强烈地怪责他,只有一点点的愤怒,以及一丝丝的激动。可能因为他始终是自己的儿子,血浓于水,觉得他患病犯案,并非故意,使自己失去妻子和女儿,是命运的安排。由于青云从片首至片末只用十分含蓄的方法演绎角色,我们一点一滴地体会他受到的伤害,那种随着年月过去所带来的痛苦,深切回忆所带来的阵痛,可能比一下子的严重损伤带来的伤害更深更痛。故创作人抽丝剥茧地披露永年从拥有完整家庭至孤单一人的巨变,用插叙的手法描写他在不同层面的变化,是把他的感受“刻印”在观众的心底里的明智之举。片中儿子杀了母亲和妹妹,是他个人的错?是他的精神病的错?是他家人的错?是他老师的错?还是社会的错?创作人不曾在“责任谁属”的话题上大造文章,只从他爸爸的角度描写他犯案前后发生的种种事情。我们单从他的日常生活观察,他似乎与父母及妹妹的关系良好,只有极少的磨擦,遑论会有严重的冲突。但他在校内对同学取笑嘲讽老师的行为嗤之以鼻,可能是导致他对人性失望,想杀人以减少全球人口的主因。或许我们不应成为“侦探”,调查凶杀案发生的原因,应多了解他的经历,他身旁发生的事情如何使他憎恨这个世界,并造成其极端的行为出现。《爸》的重点是家,还有爱。很明显,我们对年青人付出多一点爱,多一点关怀,他可能就不会对人性绝望,更不会想杀人。任何一种精神病都有它的成因,对他付出爱和关怀,虽然不一定能治愈他,但最低限度能减少他对其他人的憎恶和仇恨。

  对永年来说,儿子既是家人,亦是“仇人”,当他出狱回家后,他对他又爱又恨,实属正常。他不会害怕他,因为他是他的儿子;他本来埋怨他使自己失去了“一切”,但随着年月过去,他应不会继续憎恨他,甚至宽恕他,因为他是他唯一的家人。即使他们难以弥补家庭巨变带来的伤害,仍然会经常怀念她俩,家中客厅内全家福的照片足以证明他们依旧追忆旧日的天伦之乐。《爸》没有不少主流观众预期的商业元素,没有哗众取宠的血腥屠杀,亦没有愤慨暴怒的大吵大骂,只有出乎意料的平静,以及埋藏在心底里的永久伤痛。或许《爸》强调爱,一切鼓吹仇恨的行为都会彻底“消失”,我们看见的,只有病患者的暴力行为对家人及身旁的人造成的永不磨灭的心理损伤,包括他对自己昔日错误行为的懊悔,以及他的父亲永年经常“隐隐作痛”的伤感。

 《爸爸》剧照1  《爸爸》剧照2  《爸爸》剧照3  《爸爸》剧照4


本文链接:http:/www.21exec.com/app/21.html 由欧陆平台整理,转载需注明出处